思政教学部
 
 
 
 
热点文章
 
  新闻详细页面
当前位置: 首页>>人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文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
2014-03-27 09:34 达芳菊 

大学生在人群中是令人羡慕的佼佼者。正值年富力强,享受着优厚的高等教育,有着美好的前程和灿烂的未来。然而,他们的成长经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在心理方面。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64%,自杀计划发生率为2.71%;29.72%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不同程度的肯定态度,33.38%的学生从未听说过有心理健康热线,24.56%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防止自杀的健康教育,69.74%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1]

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首先要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自主与独立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引起个体内外环境之间严重失衡,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1.1 长期的身心疲惫状态

为了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学子们不得不起早贪黑刻苦学习,修完学校规定的课程。为此,部分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大、完成课业困难,经历考试的失败,厌倦学习和考试。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实力,还要参加各类等级和资格考试,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引起心理危机。

1.2 就业压力大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城市下岗人员、农民工一齐挤进就业市场。随着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要求和标准日益提高,再加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用人单位提出很高甚至是苛刻的就业条件。找到工作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更难。这不仅让高校众多的毕业生倍感压力,也让大学新生忧心忡忡,直接影响着整个大学生活。

1.3大学环境的适应不良

步入大学,对于每位学子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然而,远离家乡和父母,独立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高考的指挥棒消失了,部分学生感到迷茫;学习方法的改变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问题;对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等。一旦不能很好完成社会角色转换,往往会产生心理落差或挫折感,对新环境不适应,便会出现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1.4应对心理危机方面的知识的缺乏

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生理上已经成熟而心理上并不成熟,应对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加之我国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历史的和现实的特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忽略了从人的心理属性角度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学生关于心理危机及应对的知识甚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和事件时,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无法应对,表现出慌乱、无所适从;甚至忙中出错,采取不恰当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仅不能解决原有危机,应对中又增添了新的危机。

1.5观念价值体系与文化价值体系的冲突

价值体系,一个蕴涵于我们所生活的文化精神中,另一个存在于人的意识和观念中。价值观念是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它规定着人们追求“什么是应当”、“什么是有意义”,而现代社会追求的物质化、主观化和禁锢化,使得人的价值观念体系的追求无法得到文化精神所做出的承诺,从而产生心理危机[2]

1.6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缺陷

纵观目前高校的心理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地不强;心理咨询工作缺位;对心理危机干预不力。工作主要在学校层面上,院、系、班层面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开展得很少、甚至没有。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由于缺少了院、系、班的中间环节,成效非常有限,大多是预防不深入普及,干预不及时,常常是事后干预。

2.心理危机的评估

2.1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时,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通过常态的途径和方法去解决所导致的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的判断标准有三项:有影响心理的重大事件发生;引起强烈的情绪扰乱,当事人感到严重的身心失衡;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无法处理或应对无效。

心理危机的结局有四种:一是度过危机,并从中获得学习(经验)和提升;二是虽然度过了危机,却在内心留下了阴影或伤痕,成为日后影响身心健康和发展的潜在因素;三是心理危机直接引发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四是心理危机导致自伤(杀)或伤(杀)人等恶性事件或其他不良事件(如离校、离家出走)[3]。 

2.2心理危机的评估

心理危机的评估标准,可根据当事人的主观感觉进行评估,也可依据评估者的知识和经验,还可依据心理学界公允的常模标准进行。

评估的内容,包括对危机水平的评估和对危机临床表现的评估。

危机水平的评估有二:一是评估危机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即自杀、自伤、冲动攻击行为等发生的可能性。二是评定危机者是否丧失原有的社会角色能力,是否与周围环境疏远或隔绝,或者离开原先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

临床表现评估,依据危机者在情绪、认知、行为和躯体四个方面的临床表现进行。情绪方面,情绪异常往往是求助者心理失衡的征兆,表现为过度的情绪化和失控,或者严重的退缩和孤立[4]。当事人表现出高度的紧张、焦虑、抑郁、悲伤、和恐惧,甚至出现恼怒、敌对、烦躁、失望和无助等。认知方面,在急性危机阶段,当事人出现记忆和认识方面的“缩小”、“变窄”,判断、分辨和和做决定能力下降,甚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方面,当事人“反常”行为,工作能力下降,兴趣减退、社交技能丧失,脾气暴躁、易冲动。躯体症状方面,失眠、多梦、早醒、食欲下降、心悸、头痛、全身不适,甚至出现血压、心电生理及脑电生理等方面的变化[5]

3.心理危机干预

3.1心理危机的预防

预防先于干预,重于干预,也是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3.1.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通过专题讲座、校园报刊、图片展览、宣传专栏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压力,学会放松身心,适应环境和变化,丰富心理危机知识。

3.1.2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校内,纵向形成“校-院(系)-班(公寓)”三级预防途径,横向组成“教学-管理-后勤”三重预防平台。“校-院(系)-班(公寓)”三级是一个预防整体;校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配合的预防体系。

3.1.3重视心理咨询  以心理咨询为手段,全方位服务学生,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建立心理咨询工作室,通过现场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向同学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帮助同学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环境,解决学习、人际交往、择业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困惑。

3.1.4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实施心理健康汇报制从新生入校开始,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有严重生理和心理疾病以及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的学生,以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确定为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填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并形成制度,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3.1.5 建立学生心理组织,培养学生心理骨干队伍,发挥学生在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在学院设立心理部长、在班委设立心理委员,建立学生的心理干预组织;成立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团体。心理互助团成员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成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发挥学生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早期预警同伴教育的特殊作用;定期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学生骨干进行系列培训和团体辅导,增强学生骨干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朋辈辅导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尤其是危机预防、发现以及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6]

3.2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

3.2.1启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一种超前的干预机制。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然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的一种系统和机制[7]

3.2.2认知干预 外界发生的生活事件,都是以当事人对事件的认识和评判为中介的作用于当事人的。心理危机的产生,是个体对事件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如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摆脱危机,就要和不合理的认知斗争,改变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干预人员向求助者提问,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或者模糊的想法,建立更加现实的思维方式来面对危机,并考虑有效的应对方式。

3.2.3严重事件晤谈[8]  围绕生活事件进行系统交谈来释放压力,通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消化创伤体验,获得应对危机的方法。

3.2.4心理拓展训练[9]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包括团队训练和个人训练两类项目。团队项目的内容涉及团队建设、团队信任、团队合作和团队竞争;个人项目涉及到训练对象的自我意识、自我角色同一、自我接纳和自我挑战。通过两类项目的活动相互交叉进行,帮助训练对象丰富生活阅历,提高经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其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3.2.5心理支持干预  形形色色的心理危机事件,让当事人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心理干预机构和人员给予其倾诉和宣泄的机会和空间,通过晤谈、电话、信函、网络等形式进行沟通,运用解释性、教育性、安慰性、鼓励性甚至保证性的语言,给其信心;泄其烦心;诉其真心;听其诚心;断其险心。让当事人获得同情、安慰、忠告和关怀,减轻心理压力,有效应对危机。

关闭窗口
 
 
 
 
 首页 | 部门概况 | 制度建设 | 课部动态 | 师资队伍 | 思政教学 | 教改科研 | 形势政策 | 人生教育 | 学院首页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3-3033162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