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内动态 >> 正文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大思政课 彰显育人成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16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以红色文化涵育时代新人为切入口,深入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促进“大思政课”建设在我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红色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认知、深刻思考、深度感悟,在学习中领悟,在继承中发扬,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彰显育人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激活立德树人“红色引擎”。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落实校级领导听思政课、讲思政课、包联思政课教师等制度,形成党委宣传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制定印发《关于构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实施意见》《“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等,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五年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渭南日报》和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在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刊登报道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1E617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大会

18B5C

学院领导听思政课

DD2C0

学院领导讲思政课

赓续红色血脉,打造铸魂育人“红色课堂”。学院将课程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依托“青马工程”实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励志三部曲”研究项目,推出《火炬照亮北方》《在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和家风》等红色校本课程,深受师生广泛喜爱。承办渭南市“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举办渭南市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助推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携手打造思政课教学共同体。组织召开渭南市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暨思政课改革创新座谈会,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以打造建强校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为抓手,3名教师荣获陕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称号、8人次获“教学能手”称号,1个师生团队获“教学能手”称号。获批陕西省“大思政课”建设试点项目1项、高校网络思政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3项,荣获首届陕西省高校网络思政案例三等奖1项。2名教师荣获渭南市巾帼标兵荣誉称号。连续举办青年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让思政课焕发“青春味”。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大宣讲团”,同时,积极主动承担省市理论宣讲任务,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万余名师生和群众受益,我院连续三年荣获渭南市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D3B0

红色有声读物

2F53A

思政教师“大练兵”获奖老师

2CC47

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17155

思政教师理论宣讲

D51E3

思政教师校外宣讲

涵养家国情怀,大力弘扬厚植“红色精神”。学院地处渭南红色热土,将渭南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做法。“《渭华谣》唱的就是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渴盼!”……2023年6月29日,我院师生创作的大型历史情景歌舞剧《渭华谣》的舞台上,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首首抑扬顿挫的民谣、一幕幕振奋人心的场景,带领观众重温了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让在场所有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凝练形成的成果申报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喜获一等奖和二等奖。除此而外,录制渭南本土文化音频读物《诗咏渭南三百首》,制作大学生红色有声读物《习仲勋的故事》53期,被“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收录,总播放量近30万次,擦亮红色文化育人的鲜亮品牌。学院先后与富平干部学院、渭华干部学院等9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百余场,激发广大师生爱国主义热情,增进价值引领,让红色文化的种子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

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

有声读物《诗咏渭南三百首》

有声读物《习仲勋的故事》


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

开展实践教学

五年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把发掘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作为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打造红色阵地,积极延伸学习触角、拓展学习途径,进一步夯实“三全育人”体系机制,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江 审核: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