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内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3-1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持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实效性,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19日组织召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毛概课")与形势与政策课专题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以深化教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理论解析、经验共享与策略优化,为构建高质量思政课程体系提供实践支撑。

在毛概课教学研讨环节,主备教师石欣欣围绕教材第一章至第二章内容展开系统性学理阐释。结合关键历史节点案例,深度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针对教学难点,其创新性提出"三维联动"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模拟重构历史语境、依托典型案例强化理论思辨、运用比较分析法凸显思想演进,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与会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认知规律及课堂互动策略展开多维度研讨,形成具有实操性的教学优化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专题研讨阶段,张王俊教授以"备课、讲课、思课: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进阶路径"为题作主旨报告。张教授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框架,系统阐释教学闭环的三大核心环节:其一,备课需立足课程目标,强化问题导向,通过文献研读与学情分析实现教学内容精准化设计;其二,讲课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灵活运用叙事教学法、议题式讨论等多元化手段,增强课堂的学术深度与情感温度;其三,思课环节需建立常态化教学反思机制,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与同行评议,构建"诊断-改进-提升"的动态优化路径。张教授强调,思政课教师须以"三重修炼"为抓手,推动教学能力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进阶,切实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

本次集体备课会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协同效应,通过理论阐释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经验交流,更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与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研讨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教学范式,推动思政课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转型升级,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深化思政课育人功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扎实支撑。(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柴华 审核:王晓莉)